時間:2010年12月27日
據民航部門的材料顯示,我國支線航空所占民航比重過低。截至2007年底,國內機隊飛機總量1134架,其中120座級以下飛機僅占8%。而美國、歐洲各國120座級以下支線飛機的保有量分別占機隊總量的43%和36%。
支線飛機的不足,導致航空公司或采用干線飛機執飛支線航線造成運營虧損,或放棄服務中低客流量航線。
中國民航大學航空工程學院飛機系黨支部書記、副教授胡靜介紹,我國支線飛機管理模式是按照干線飛機的管理模式進行管理的,這造成支線飛機運行成本比較高。
航空公司在保證安全運輸的情況下,會盡可能地追求經濟效益,而支線飛機運營成本高,就會導致航空公司重干線輕支線,這樣一來,支線飛機的發展就會受到阻礙。
胡舉例說,支線飛機和干線飛機運行成本一樣,但支線飛機座位數為50~110個左右,遠少于干線飛機,飛機票的銷售量就少。比如東航的EMB-145支線飛機,由世界第三大飛機生產廠家——巴西安博威航空工業公司制造的50座噴氣式渦扇支線飛機,每架價格2000萬美元,機上只有50個座位,給乘務人員留出位置后,賣出的座位票最多只能達到48個。該機以美國羅爾斯AE3007發動機為動力,與現在大多航空公司采用的A320機型發動機一樣。
簡單計算一下,在耗油相同的情況下,其單座成本遠高于進口波音737和空客A320飛機,且有些線路還坐不滿客。